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志编研 > 志书编纂 
编纂志书应把住的重要环节
发表日期:2014-12-31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被阅读[526]次

编纂出版一部好的志书,需要把住以下6个重要环节。

1.认真搞好篇目设计。篇目是志书的蓝图和大纲。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编纂工作成败。篇目设计基本要求是门类齐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结构合理,详略相宜,突出特色;基本方法是按事物性质和社会分工进行科学分类,按事物发展逻辑、出现先后、主次关系、观察习惯进行合理排序,按“突出主要的、强化综合的、归并相近的、削减不变的、增加新生的、复载必要的、修正错漏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基本步骤是草拟、研讨、修改、完善、定案。标题是志书的眼睛,应力求确切、简练、鲜明、质朴。篇目编排体式有纲目体、条目体、章节体、章节条目体;有大篇体、中篇体和小篇体。新编志书可采取“分大类、统中类、明小类”的方式进行,力求构建出既科学合理又简明实用的篇目体系,指导志书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全面搜集整理资料。资料是方志成书的前提。搜集整理资料是志书编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志书的质量。方志资料可分为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等类型。专业档案、综合年鉴、工作总结、领导报告、统计年报、生产表册、学术论著、信息网络、录像图片、机读光盘、名优特产、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实况录音等,都是本届志书资料的重要形式和来源。搜集资料一般按“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先远后近、先综后分”等方法步骤进行。要求视野开阔,触觉灵敏,发扬“燕口夺泥、针头削铁、佛面刮金”的精神,采取查档、采访、征集、调研、勘察、上网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采取人证、物证、书证、理证、技证等多种方法,鉴别、考证资料,然后登记、分类、建卡、立卷、加工、保管、选用。

3.合理运用志书体裁。体裁是志书的表述形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指出:“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记述同一门类可用不同体裁,同一体裁可用于不同门类。“述”,包括总述、综述、概述等,总揽全局,概括大要,彰明因果,沟通联系,评量得失,展现事物之全貌;“记”, 包括大事记、专记、特记、附记等,纵载一地之大事、要事、新事和特事;“志”, 包括专志、专业志、行业志、分志和部门志,详记各行各业、各地各部门的历史与现状;“传”,专载有影响的人物;“图”和“表”,补充说明文字;“录”,辑存重要文献资料。这些体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志书的基本结构。合理运用这些体裁及相关形式,可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志书丰富多彩的内容。

4.明确章法基本要求。志书的章法要求主要体现在“凡例”中。章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是非辨别力,把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二是把握编纂原则。做到求真存实,秉笔直书;逾时不记,越境不书;述而不论,寓议于叙;生不立传,以事系人;详略得当,突出特色;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三是提高记述质量。志书的质量标准,概括起来是36个字: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顺畅,文风端正,印制规范。(见《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指组字〔2008〕3号)。要用新观点记述历史与现状,以时为序记述事物发展脉络,线、面、点结合记述多元事物,深度记述事物本质和规律,不断增强志书的系统性、科学性、著述性和深广性。常用方法有:抓住“三点”(始点、拐点、终点)顺时记述;突出重点详细记述;剖析要素纵深记述;多项比较综合记述;提炼资料概括记述;交代背景映衬记述;划分层面立体记述;随文设附拓宽记述;选择专题集中记述。

5.写好各种部类专志。

(1)地理志。地理志是方志中最古老的门类。新方志记述地理应有新的视角。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关内容,均应纳入记述视野。设地理志没有统一模式,各地可以探索创新。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中共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而写入报告。以此为指导,可以将政区、人口、资源、环境合成地理志,赋予一些新的内涵,列为各志之首,以突出基本国策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写政区应注意:突出区位特点,提高记述深度,写好城镇变迁,把握交叉关系。写环境应注意:合理划定记述范围,突出区域环境特点,反映环境变化和人对环境的影响,揭示自然规律。写资源应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的价值和管理,资源类目和材料安排。写人口应注意:运用大人口观和科学发展观指导编写,力求记述有深度有特色;突出人口控制成就,同时反映人口过多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

2)写好经济志。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带来革命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WTO与全球经济接轨,铸就新时期的历史。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志书的编写也不例外。要以经济部类为重点,全面反映一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要写好经济综述,用管总的数据和指标,从宏观层面反映经济结构、速度、技术、质量、效益、投资等综合情况;写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宏观调控体制、农村经济体制、企业制度、流通体制及其他改革,理清其脉络和主线,反映时代特色;写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反映各经济门类的特点和规律,如农业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协调发展,轻工业由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式样艺术化、使用方便化、产品系列化转变,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写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反映地方经济特色和现实状况;写好组织结构和管理,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反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要注意协调体例结构,不要把专业志写成专业教材、专业史话,也不要将分志写成部门志。

(3)写好政治志。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又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政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综合性志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方志界特别强调提高志书的政治质量。写好政治志是提高志书政治质量的重要途径。政治志一般包括政治综述、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等方面内容。写政治综述应注意政治性、敏感性、宏观性,通过记述重大政治活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内容,展现一地政治总貌。记中共地方组织应注意: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体现共产党的领导和高层决策作用;从新视角记好党的自身建设;突出党委工作部门主体内容和地方党委的工作特点。记地方人大应注意:明确人大作为权力机关,重点是行使立法权、执法权、监督权;正确处理各方关系;重视记述基层政权组织。记地方政府应注意:重点记述政事、政务、政绩;合理调整篇目布局;高度重视资料处理;注意政府部门职能变化。记地方政协应注意:政协的组织性质;历史与现实作用;篇目安排和地方特点。记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应注意:各组织的共性特点、个性特点和地方特点。记政法内容应注意:明确工作职能主体;合理选择记述体式;严格执行政策和法规;重视反映经验和规律。记军事内容应注意:政治性、军事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4)写好文化志。积极的人文精神是无形资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届很多志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记述不够,对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反映不够,本届志书应当加强。可从大文化视角,反映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等涉及人文精神的内容。写科技应注意:从战略高度明确编写思想;记述要深入浅出,全面具体,既重视记述自然科学,也重视记述社会科学的内容,突出科技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写教育应注意:进一步树立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教育是立国之本,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科学设计教育篇目,正确处理一些关系;注重反映教育的地方特色。写文艺体育应注意: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反映文化与经济的联系;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现代与传统、普及与提高等关系;重视文化市场的记述;突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写卫生应注意:明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行业特色,不要遗漏要项;正确处理一些技术问题,突出医疗卫生的地方特点。 

(5)写好社会志。社会志是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方志部类,也是比较难写的部类。从地理、经济、政治写到文化、社会,相互渗透的事物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为反映多元复杂事物,方志门类划分也应从形式逻辑的一元标准向辩证逻辑的多元方向发展。特殊事物可独立门类,既可事以类分,也可类以事聚,如将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关事项融合成社会志,记述社会结构、社会民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文明等内容。应注意:客观反映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与社会流动的因果联系;明确记述社会民俗的特点和规律,处理好习俗与宗教、良俗与陋习、传承与革新的关系;选择适当方式,反映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注意反映新的情况;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既写出综合治理的联动效应,又写出不同治理措施的作用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和朴实语言,以大量事实和数据,反映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同时,搞好谋篇布局,突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地方特色。

(6)写好人物志。“古今方志半人物”。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把人物志视作“志中之志”、“书中之髓”。新志书对人物的收录,应以正面人物为主,当代人物为主,本籍人物为主。一般要求“六看”:一看政治态度,二看工作业绩,三看作用和影响,四看行政级别,五看技术职称,六看获奖级别等次。好的人物志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写法要求: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二要突出人物的主要事迹特点;三要遵循志书的文体规范;四要借鉴史传方法把人物写活;五要处理好人物志与其他志、人物志与三级志书、续志与前志、职称职务与工作业绩等关系。

(7)写好乡镇场概况。(就县市区志而言)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1980年开始,全国进行“社改乡”和建立“乡政村治”治理模式。到1996年,全国乡镇数为43112个,比1986年减少28409个;村民委员会74万个,比1986年减少10.7万个。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职能,如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村教育、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完成“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抗灾救灾、实行移风易俗等。有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任务达200多项。多年来,乡镇干部中流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说法。2005年,全国开始推进以农村税费、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撤并乡镇、合并村组、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压缩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孝感市乡镇机构同全国乡镇机构一样,呈现精简趋势。2007年,全市乡镇场115个,其中,乡镇95个、街道办事处12个、农林牧渔场8个,村民委员会2936个,村民小组23449个。精简后的乡镇政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农村实行免税、粮补两大扶农政策,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服务体系、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县乡关系的调整,也呈现县直部门权力加强、乡镇政府权力削弱的趋向。有人戏称“上级部门垂直了,乡镇政府捶弯了”。因此,需要乡镇切实转变职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乡镇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小政府、大社会”,建设与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农村改革相配套的经济发展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工作重点是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工作机制是以行政推动为主转到以组织服务为主。作为乡镇志也应写出这种发展变化来。怎样写乡镇概况,我想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概要记述乡镇的历史和地理情况,包括人口、地名、环境和资源情况;二是要概要记述乡镇的经济情况,包括乡镇企业情况;三是基层组织情况,包括乡镇机构设置和改革;四是乡镇建设和管理情况等。要突出特色和亮点,如“建筑劳务之乡”,展示一个地方的名片。有些乡镇简介材料写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实,增加数据和典型,写出发展脉络,就可以成为那个地方的概况。乡镇工作总结、乡镇经济社会普查和乡镇领导报告等是重要的资料来源。《汉阳区志》对9条街道,按名胜古迹、驻境单位、街巷交通、居民委员会、街道经济、街道管理等要项一一记载;对2个乡,按概况、驻境单位、农业、乡村企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事业)、社会治安等要项记述,我们均可以借鉴。

6.把好定稿出版关口。审改定稿与出版发行是方志编纂的两个密切相关的重要阶段。审改定稿是从收集资料到著述完成的一个飞跃。从分志编写到总志合成,需要经过修改、评议、纂审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才能定稿验收,进入出版发行与应用阶段。出版之前,要求精心修改,认真纂审,把好政治关、史料关、体例关、文字关、交叉关,使众手所成之志,如出一人之手。其中,处理交叉是志稿合成的难点之一。可采取合理归口资料、调整层面取材、错开记述角度、合并同类条目、适当处理详略、注意图文互补、合理增删注引等方法处理。此外,还要搞好成书设计,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把好发排、校对、印制等出版环节,确保质量最后不出问题;做好宣传、发行等工作,积极推进志书二次开发和应用。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利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编纂志书,推出光盘版、网络版等新的形式,并建立和完善地情信息库,推进方志事业的改革与创新,这是新世纪新时代方志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也是方志事业承前继后、开创未来的一项战略选择。(程林章)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